“這枚絲杠的研發難度,不亞于在頭發絲上雕刻《蘭亭集序》。”雙林股份常務副總經理張子盛拿起手邊的行星滾柱絲杠樣品,向上海證券報記者說道。
行星滾柱絲杠被視為人形機器人的“關節”與“肌腱”,用于實現旋轉與直線運動的轉換。其應用于人形機器人關節驅動和運動控制,如手臂、腿部以及靈巧手等,是實現精準移動和穩定支撐的重要部件。記者從產業鏈人士處獲悉,按照當前的價格標準,在一臺人形機器人中,絲杠的價值量占比約為20%。
目前雙林股份、五洲新春等多家上市公司已縱向切入行星滾柱絲杠業務,但該賽道尚屬藍海階段,頭部供應商尚未形成。與人形機器人本體廠商一樣,供應鏈還處于小規模試錯、“投石問路”階段。但是,隨著人形機器人的生產節奏漸趨明確,在尺寸與性能之間實現更好平衡、成本更低的絲杠產品,有望獲得更大競爭優勢。
人形機器人所用絲杠有何不同?
從設計結構而言,絲杠分為滑動絲杠、滾珠絲杠、滾柱絲杠等,多數產品在汽車制造、自動化生產線上已有成熟應用。其中,憑借高精度、高承載和長壽命的特性,行星滾柱絲杠成為人形機器人關節控制的核心部件。
與作為汽車部件相比,用于人形機器人的行星滾柱絲杠,在研發上有何不同考量?有產業鏈人士表示,人形機器人關節需承受數萬次高頻運動循環,對絲杠抗疲勞性的要求,是汽車部件的數倍以上。
張子盛則認為,作為人形機器人零部件的絲杠抗疲勞性不是當下最緊迫的問題,行業目前還在解決從0到1的問題,零部件壽命、抗疲勞性屬于從1到100的問題。追求人形機器人能連續工作1個小時還是10個小時,當下意義并不大。只要定義了產品相應的標準,供應商可以從材料、結構等不同角度進行驗證,選擇符合應用場景的需求。
張子盛表示,人形機器人關節空間受限,需在極小體積內實現高負載、高精度傳動。因此,行星滾柱絲杠要更加注重尺寸與性能之間的平衡,要在有限的尺寸下輸出力量、轉速、扭矩。
技術提升之余,行星滾柱絲杠的價格也明顯下探。據記者了解,得益于設計與制造技術、設備技術上的突破,行星滾柱絲杠的報價在一年之內從上萬元降至三位數。
“用于人形機器人的絲杠,我們目前還是停留在做樣件的階段。但我們做樣件的同時,一定要考慮到量產之后,價格能不能滿足本體廠商的需求。成本決定了終端產品的價格,以及能否被B端客戶、C端消費者所接受。”前述產業鏈人士說道。
上市公司競相入局
長期以來,行星滾柱絲杠被海外企業壟斷,但這一現狀正在逐步改變。記者梳理發現,已有多家國內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通過自研、股權收購等方式,相繼切入行星滾柱絲杠賽道。
近日,雙林股份推出自主研發的反向式行星滾柱絲杠。反向式設計突破了傳統絲杠的傳動限制,在大幅提升負載能力、轉速及壽命的同時,降低了量產成本。測試顯示,該款絲杠在性能上實現了顯著提升,其承載能力較滾珠絲杠提升300%,使用壽命延長3倍。
震裕科技此前透露,公司已建成一條用于生產機器人線性關節核心組件——行星滾柱絲杠的樣品生產線,并正在打通行星滾柱絲杠中試線全自動生產及裝配的工藝流程,以及配套的全自動在線檢測功能。
在絲杠領域,五洲新春日前官宣了一筆巨額投資。2月28日,公司公告稱,擬與新昌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新昌縣高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投資協議》,擬投資生產行星滾柱絲杠、微形滾珠絲杠、汽車轉向系統絲杠、剎車駐車系統絲杠、懸掛減震系統絲杠、通用機器人專用軸承等產品,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5億元,總用地約100畝。
浙江榮泰則通過對外收購的方式,切入新賽道。2月14日,公司公告稱,擬通過股權轉讓、增資等方式,從而實現合計持有狄茲精密51%的股權。狄茲精密屬于機械傳動和自動化技術領域,專注于滾珠絲杠、行星滾柱絲杠、車用絲杠、電缸、直線模組、精密對位平臺等研發、生產和銷售。
多家上市公司競相布局的背后,也透露出一大趨勢——國內廠商的市占率有望得到明顯提升。目前,中國廠商僅占國內高端滾珠絲杠市場的5%,中端市場的份額為30%。東北證券認為,近年來,國內滾動功能部件產品性能穩步提升、進步顯著,與海外差距或加速收窄,國產滾珠絲杠在中高端應用場景的使用比例顯著提升。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和機器人技術的加速迭代,人形機器人將從概念走向大規模商業化落地,絲杠作為核心部件,不僅承擔著驅動機器人軀干、四肢及靈巧手等關鍵部件的任務,還以高精度、高效率和高穩定性的特性提升其整體性能。據東北證券預計,到2030年,人形機器人領域中絲杠的市場需求有望達到500多億元,其需求規模是傳統工業母機市場的10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