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國家工信部發布《關于加快現代輕工產業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其中提出:提升區域協調發展水平,促進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山西等中部地區加強與沿海地區創新要素對接,積極承接發展輕工先進制造業,培育形成一批各具特色和優勢的高端制造基地。
——行業經濟穩定運行。工業增加值增速穩定在全國工業水平之上,利潤年均增長5%左右,重點行業利潤率保持在6%以上,主要產品國際市場份額保持基本穩定,質量效益明顯提升。
——科技創新取得新突破。規模以上企業有效發明專利數量年均增長10%以上,輕工業科技百強企業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左右,重點行業研發投入強度較2020年增長10%。突破一批關鍵技術,年均新增100項左右升級和創新消費品。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不斷提高企業差異化發展水平,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和世界先進制造產業集群。鞏固提升內外聯動、東西互濟的產業發展優勢,產業空間格局進一步優化。
——品牌競爭力大幅提升。培育一批消費引領能力強、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的輕工產品品牌。百億元以上品牌價值企業超過100家,重點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
——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產業基礎進一步鞏固,重點產業鏈強鏈補鏈取得突破,形成一批優勢產業鏈。數字化轉型穩步推進,個性化定制、服務型制造等新模式深入應用,建設50家左右智能制造示范工廠。
——綠色發展取得新進步。綠色制造體系進一步完善,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單位用地面積產出不斷增加,單位工業增加值能源消耗、碳排放量持續下降。綠色轉型成效顯著,主要污染物排放明顯下降。
——行業經濟穩定運行。工業增加值增速穩定在全國工業水平之上,利潤年均增長5%左右,重點行業利潤率保持在6%以上,主要產品國際市場份額保持基本穩定,質量效益明顯提升。
——科技創新取得新突破。規模以上企業有效發明專利數量年均增長10%以上,輕工業科技百強企業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左右,重點行業研發投入強度較2020年增長10%。突破一批關鍵技術,年均新增100項左右升級和創新消費品。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不斷提高企業差異化發展水平,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和世界先進制造產業集群。鞏固提升內外聯動、東西互濟的產業發展優勢,產業空間格局進一步優化。
——品牌競爭力大幅提升。培育一批消費引領能力強、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的輕工產品品牌。百億元以上品牌價值企業超過100家,重點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
——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產業基礎進一步鞏固,重點產業鏈強鏈補鏈取得突破,形成一批優勢產業鏈。數字化轉型穩步推進,個性化定制、服務型制造等新模式深入應用,建設50家左右智能制造示范工廠。
——綠色發展取得新進步。綠色制造體系進一步完善,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單位用地面積產出不斷增加,單位工業增加值能源消耗、碳排放量持續下降。綠色轉型成效顯著,主要污染物排放明顯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