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小米生態鏈的相關投資企業已經達到60家,而小米的新品發布會周期更是已經開始以天來計算。掃地機器人是小米發布的最新一款產品。
8月31日,小米通過其生態鏈品牌“米家”發布一款掃地機器人。“米家”是小米今年3月對小米生態鏈進行戰略升級推出的全新品牌,而米家掃地機器人是其發布的第11款產品,在此之前已經發布米家電飯煲、米家恒溫電水壺、米家LED智能臺燈、騎記電助力折疊自行車等在內的10款產品。再加上小米電源、小米空氣凈化器、小米無人機。。。。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產品被貼上小米的標簽。不過,盡管這些產品都吸收了小米做產品的模式,小米在2011年開始在手機上取得的巨大成功,卻沒有在它們身上復制成功。而現在,在掃地機器人這里,或許就有這樣一個機會。
市場在升溫
掃地機器人最早來源于伊萊克斯、戴森等領銜的吸塵器行業。2002年伊萊克斯在原有高質量吸塵器的基礎上,開發了“三葉蟲”——全世界第一款全自動掃地機器人。隨后iRobot公司在第二年推出的Roomba,成為了這一領域的代表產品。
iRobot也是中國掃地機器人的引領者,2005年iRobot的掃地機器人被中國企業進行逆向研究,直到2007年產品陸續上市后,中國掃地機器人的時代也正式開啟,而迎來興起則是在2010年后。
就目前而言,中國掃地機器人雖然滲透率不過1%左右,但未來的發力不可小覷。根據德國GFK市場調查公司預計,2015年中國掃地機器人市場預計零售規模在50億元左右,2017年將達到75億元,2018年則將增長到120億元。在去年的天貓雙十一,生活電器類目銷售冠軍便是被科沃斯的掃地機器人摘得。
從百度搜索指數顯示,2010年后,關于掃地機器人的搜索關注度呈現一路上升的趨勢。
雖然基因不同,不過小米和蘋果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在已經存在的產品上做革新。2011年,當小米還在培養第一批500人用戶時,智能手機在中國才剛剛起步,不過高昂的價格讓這個市場進步的緩慢,而小米剛好在這個時候進來,以令人震驚的高性價比大力推動了中國智能手機的發展,從而出現現在百花齊放的局面。
“小米掃地機器人出來,掃地機器人就跨過一個坎,從沒導航到有導航。今年下半年,掃地機器人市場上,一片混戰。”一位機器人從業者如此評價小米掃地機器人對于掃地機器人的市場影響。
技術門檻降低
據了解,導航掃地機器人的技術難度主要體現在定位導航部分。而定位導航的技術方式有很多種,不過從精確度和技術先進性來說,激光測距式導航與視覺導航是主流導航方式,也是未來的方向。
視覺導航是指利用攝像頭掃描周圍的環境,然后結合紅外傳感器,利用數學運算和幾何、三角法測繪出房間的地圖,以此來進行導航,并根據前后影像中各個地標的位置變化來判斷當前的移動路線,對其所構建的環境模型進行更新與調整。實際應用的有iRobot的Roomba980以及Dyson的360Eye。
激光測距式導航通過發射激光掃描自身到邊界每個點的距離,從而生成數字地圖,還能根據屋內家具位置的變化實時進行更新。激光測距式導航技術更加穩定成熟,不過成本較高,在2008年Neato開發出一款硬件成本在200多元的激光雷達之前,極少有人能把它用在家用掃地機器人身上。
自Neato之后,陸續開始有一些企業開發出成本較為低廉的激光雷達,在國內因為天然的優勢,這兩年有不少做低成本激光雷達的企業出現,并且準備將其應用在服務機器人上。不過,由于技術門檻的降低,做機器人整機的廠商開始選擇自己做激光雷達。
聚集于無人駕駛激光雷達的速騰聚創之前也研發了一款低成本激光雷達“RoboLidar”,定位也是以服務機器人為主,比如掃地機器人、送餐機器人、巡邏機器人等,不過后來他們停止了該款“邊際產品”的更新。在講述為何要放棄低成本激光雷達時,速騰聚創的CEO邱純鑫向雷鋒網表示,用于服務機器人的激光雷達的技術難度不高,同時成本透明化,導致做機器人整機且有渠道能力的都自己開發,如此一來能更大限度的壓低成本。
目前國內最先推出導航掃地機器人有科沃斯的NUIBOT以及銀星智能的inxni(以內),他們也是國內掃地機器人出貨量最大的兩家企業,其中科沃斯占據了國內掃地機器人一半的市場,而銀星智能早期做了將近10年的ODM,去年以全新品牌Xrobot發布了導航掃地機器人inxni。據了解,國內激光雷達企業幾乎都與這兩家企業有過接觸,但最終都無果而返。說到底,還是他們的價格沒優勢。于是,最后他們都選擇了自己做。
雷鋒網經過多方確認,科沃斯的激光雷達使用的是TOF方案,成本不會太高。而銀星智能,實際上他們使用的并非激光雷達而是相機加激光器,成本會更低。
米家掃地機器人由小米供應鏈公司北京石頭世紀科技有限公司研發,與科沃斯他們一樣,石頭科技同樣選擇了自己做激光雷達,同時他們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算法。據了解,在2年前小米找到石頭科技想要合作,就是因為看中創始人昌敬在軟件方面的實力。當時昌敬因為自己家里的掃地機器人不好用,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做了個路徑規劃式的小demo,而這個demo正式小米選擇與其合作的核心原因。
友商定價太高
有了小米在供應鏈上的支持,石頭科技能夠拿出更低的定價來與其它對手競爭。米家掃地機器人的定價為1699元,比市面上導航掃地機器人價格的一半還低。不過即使如此,在業內人看來這個價格其實也不是很難做到。據掃地機器人從業者向雷鋒網透露,普通掃地機器人的整機成本在500元以內,加上激光雷達的話,目前激光雷達的成本靠走量的話能做到200元左右。因此,有業內人士評論也許并非米家太便宜,而是友商們賣太貴。而米家的這個定價,足以給他們重重一擊。
當然,那些只是指掃地機器人的硬件成本,一個產品從開始立項最終到用戶手中還存在很多隱性成本,比如激光雷達的標定,其他開銷如經銷商的利潤等也得考慮在價格之內,如此一來最后的定價乘以硬件成本的兩三倍是很正常的。
石頭科技創始人昌敬在接受雷鋒網采訪時表示,米家掃地機器人用的材料和元器件都是一流的,因此成本肯定不會比起他家低,但其它傳統廠商都是按照產品初期盈利百分比推倒價格的,很少像小米這樣按照整理銷量推倒的。據透露,米家掃地機器人的銷售目標在數十萬臺,而1699元的定價也是因此而推出的。
經過兩年的孵化,小米的100家供應鏈企業投資計劃已經完成了一大半,產品出來的也不少,不過有的產品市場還沒有起來如LED智能臺燈,有的產品技術門檻比較高如小米無人機,有的產品市場已經完全成熟如移動電源。可以說,對于小米來說,此時進入掃地機器人市場,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接下來,就等著用戶各種搶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