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預測,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達1190億元人民幣。此外,由AI帶動的云服務、大數據分析、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產業的迭代與發展規模更是不可估量。
走在互聯網最前端的BAT自然不會錯過此等機遇。為此,筆者籌劃三期特別報道,全面解析BAT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布局版圖與最新進展。
今天,從已經通過微信、QQ等產品“綁架”數億用戶的騰訊帝國說起。
在BAT中,騰訊的AI布局相對較晚,更多的是業務驅動,隨后逐漸加大投入、全面開花,主要圍繞三條路徑展開:
1、基于騰訊的核心產品和技術優勢,形成不同的業務體系在人工智能方面突破。
2、秘密組建專注于底層基礎的研究團隊與實驗室,做長線技術積累。
3、悶聲收購和投資一批優秀公司的國內外人工智能領域公司。
一、出錢圈地:偏向海外
在騰訊龐大的投資并購單中,多以泛文娛、醫療健康、游戲、汽車交通為主,針對AI類初創屬于較小篇幅,但與主體領域交叉較密切。投資項目偏向海外地區,投資輪次多以天使、A輪早期為主。
近兩年,騰訊披露的AI領域投資項目如下:
1)Diffbot
Diffbot是一家位于灣區的數據公司,成立于2012年,主要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讓“機器”抓取網頁關鍵內容,并輸出軟件可以直接識別的結構化數據。今年,騰訊與硅谷風投機構FelicisVentures領頭了Diffbot1000萬美元的A輪。
2)iCarbonX
iCarbonX中文名為碳云智能,由前華大基因董事合伙人王俊創立,其業務領域延續了華大基因的健康醫療,定位于生命大數據、互聯網和人工智能創建的數字生命生態系統的研究。
今天4月,碳云智能完成近10億元的A輪融資,騰訊、中源協和及天府集團為主要投資方。
3)CloudMedx
CloudMedX是一家醫療健康數據收集和分析服務提供商,從眾多醫院實時收集不同病患的數據,經處理分析后向醫療機構提供符合HIPAA(健康保險流通與責任法案)的健康預測和分析。CloudMedx將原始病患數據經過分析后可以反映一些病癥的發展趨勢、發生模式、偏差以及預測可能性結果,從而為臨床治療和早期檢測診斷提供非常有借鑒意義的參考。
2015年5月,騰訊向CloudMedx注入630萬美元天使輪投資。
4)Skymind
Skymind是由AdamGibson于2014年6月份創建,主要業務為開源項目DeepLearning4j。Skymind公司主要是為那些使用DeepLearning4j的公司提供支持服務,同時將深度學習整合到Hadoop系統,用戶存儲、處理、以及分析各種不同類型的數據。
2015年4月,騰訊向Skymind注入數百萬美元天使輪投資。
5)ScaledInference
ScaledInference成立于2014年,由兩位前谷歌工程師創立。是一家面向所有個人的云計算服務。開發類似Google等公司內部使用的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技術,并把它發展成一種任何人都可使用的云計算服務。
2014年7月,騰訊投資ScaledInference。
6)搜狗
這一樁投資案可追溯到2013年。騰訊以4.48億美元戰略入股搜狗,并將旗下的搜索和QQ輸入法并入搜狗現有的業務中,新搜狗將繼續作為搜狐的子公司獨立運營。
騰訊當時的投資更像是3Q大戰的延續,以及基于自家搜搜業務不見起色的背景。但在隨后幾年的發展中,搜狗也逐步由搜索和輸入法的產品公司,衍生為語音智能和大數據公司。
此外,騰訊高級副總裁姚星曾對外表示,他和騰訊的投資并購部已經達成共識,開始大量考察美國的機器學習平臺類創業公司。一則中國這類技術公司不多;二則收購這種公司可以快速補足騰訊在算法領域的不足。
從公開的數據看,微信目前有超過6億的活躍用戶,每天還在產生大量的數據,轉化為搜索和電商的用戶,同時與用戶行為匹配,龐大的用戶基數與數據資料讓騰訊成為一個具有極大的需求和可開發的AI“金礦”。
通過不斷發展自身業務、進行底層研發儲備推進學研合一,讓技術與數據快速得到驗證,產生經濟價值,同時通過加快對優秀公司的收購和合作步伐補足自身短板,快速進入賽道。
通過與百度、阿里的對比,騰訊的在人工智能的布局與技術優勢仍缺乏較高的護城河,基于社交和通訊的生命線,在微信上的數據挖掘以及技術落地或許是騰訊的有利機會。
所以總的來看,騰訊在人工智能方面所干的事,還是輔助現在的產品和業務,比如在微信、移動支付等功能上加入人工智能的元素;基于人工智能本身憋一個大招的產品,還沒有這樣的典型產品,對騰訊來說,人工智能技術是潤物細無聲的產品體驗進化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