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央企入贛投資協作洽商會上得悉,共青城將和南昌完成“同城化”成長,央企在共青城投資6億元的機械人家當。
央企在共青城投資臨盆機械人
共青城和南昌完成同城化其實不是妄想,2月18日,票價15元、距離發車時光20分鐘的共青城市至南昌城際公交正式守舊。
記者在簽約現場碰到央企簽約代表中信重工開誠智能設備無限公司發賣部長岳劍利,他們公司和共青城市當局簽下“價值”6億元的合同書,將臨盆機械人。岳劍利告知記者:“中信將在30日內涵共青城注冊新公司,注冊本錢金不低于1億元,項目總投資6億元。排爆機械人、水下機械人、防爆消防機械人、消防偵察機械人、機場機械人、鐵路巡查機械人、市政運用地下綜合管廊巡檢機械人……全體達產達標后,年產2000臺特種機械人,估計年主營營業支出約18億元。”
央企成為江西經濟的主要支持
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月,一年夜批央企前后在江西落地生根,江西第一根火柴、第一顆釘子、第一塊番筧、第一艘汽船等都出生于九江,都出自于央企。
據懂得,央企入贛投資協作洽商會上,80家參會的中心企業中,世界500強的中心企業有45家。
自上一屆央企入贛投資協作洽商會以來,中心企業在贛加年夜投資,無力助推贛南等原中心蘇區復興成長。3年來,央企入贛項目標落地,無力增進了江西省經濟構造調劑和家當轉型進級。截至2016歲尾,央企在贛總共投資245個項目,籌劃投資總額5405.98億元,現實進資額2161.75億元。個中集中簽約項目150個,投資總額3385億元,部門央企嚴重續建和技改項目95個,投資總額2020.98億元。個中,2016年新增簽約的20個項目已注冊7個,已進資8個,已開工8個。這批項目將進一步加強企業的焦點競爭力,成為江西經濟的主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