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印發關于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培育行動方案(2022-2025年)。據方案,到2025年,實現單項冠軍企業數量翻一番: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達50戶;建立單項冠軍企業培育庫,每年推廣應用工業機器人10000臺左右。
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達50戶
到2025年,實現單項冠軍企業數量翻一番: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達50戶;力爭單項冠軍企業全省各市全覆蓋,形成若干條細分領域標志性產業鏈,強化單項冠軍企業的產業鏈鏈主地位,發揮“龍頭+配套”作用,帶動一批上下游企業協同創新發展,引領和帶動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
每年發布100個左右單項冠軍培育企業名單
方案提出,建立單項冠軍企業培育庫。全面摸排梳理骨干企業,以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產品市場份額居全國前列為標準,建立省、市兩級單項冠軍企業培育庫,重點培育一批長期深耕產業鏈某一環節或產品、產業鏈上牽動性強的企業。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每年發布100個左右單項冠軍培育企業名單,加強入庫企業的監測評估,對不具備培育條件的企業予以動態調整;各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根據省單項冠軍培育庫名單,制定培育計劃,建立后備庫。
每年開發省新產品500個以上
方案提出,圍繞“關鍵核心技術—研發設計—產品—品牌—爭創中國質量獎”的發展路徑,著力激發企業內生動力,實現發展質量和效益雙提升。完善“揭榜掛帥”“聯合攻關”等機制,每年滾動實施制造業重點領域產學研用補短板產品和關鍵共性技術攻關項目100個。編制“三首”產品研制需求清單,每年培育“首臺套”裝備200個、“首批次”新材料40個、“首版次”軟件100個左右;以標準搶占行業話語權,每年支持企業參與制修訂國際、國家和行業以上標準100項以上。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戰略,每年開發省新產品500個以上,培育“安徽工業精品”100個左右、“三品”示范企業100戶以上。引導企業應用卓越績效管理等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和質量工程技術,打造一批全國質量標桿,爭創中國質量獎。
每年推廣應用工業機器人10000臺左右
方案提出,引導企業按需開展數字化應用和集成創新,建設數據倉,暢通企業內外部數據鏈,夯實企業數據智能基礎,每年推動6000家以上企業與云資源深度對接;鼓勵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每年推廣應用工業機器人10000臺左右,培育省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200個,綠色工廠60個。開展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新業態探索與推廣,每年培育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60個、打造5G和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案例100個、培育優秀工業APP100個。實施“新徽商培訓工程”,每年組織一批民營企業家、管理人員開展專項培訓;組織150名優秀民營企業家到長三角等發達地區開展體悟實訓。
培育跨行業跨領域綜合型工業互聯網平臺3家
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圍繞新型顯示、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人工智能、智能家電5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培育,構建“龍頭+配套”生態圈。支持龍頭企業發揮產業鏈“鏈主”支撐引領作用,強化關鍵技術、材料、零部件、整機的全鏈條培育,補短板鍛長板,在技術攻關、產品配套、品牌渠道、資金融通等方面,帶動關聯度高、協同性強的中小企業進入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鼓勵龍頭企業建設行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向產業鏈企業開放數字能力,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開放共享,培育跨行業跨領域綜合型工業互聯網平臺3家,行業型、專業型、區域型工業互聯網平臺20家,具有行業示范效應的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100家。建立省市聯動機制,每年舉辦中小企業與龍頭企業配套合作對接百場活動,推動大中小企業構建穩定配套聯合體,打造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活躍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