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龍公司創始人丁少華博士接受了2019年8月《機器視覺》雜志的封面的專訪。該雜志是一本報道中國機器視覺技術最新發展狀況的科技刊物,由CMVU機器視覺產業聯盟出版。讓我們一起看看專訪現場吧。

記者:丁總,“視覺龍”2002年成立,稱得上機器視覺行業元老級企業,可以說,你們是伴隨企業和行業共成長的,這一路走來,作為行業的經歷者和見證者,請談談您對行業變化的真實感受。
丁博士:是的,視覺龍公司在2002年成立的時候,國內只有少數幾家視覺公司,并且大多在北京,國外的幾個視覺品牌也剛剛進入中國市場。一路走來,我們見證了機器視覺在中國的興起和發展,并正在走向繁榮。
感謝您的褒獎,我們也是做了一些事情,也為行業培養了人才,但影響力沒那么大。這個行業還會有大發展,還有90%以上的潛在客戶會逐漸都用上機器視覺,不少的行業應用難題也會逐漸被克服。當視覺技術結合人工智能、機器學習之后,很多場景的應用問題會得到解決。其實中國社會面臨的機器換人、進口替代、智能制造2025規劃等等,把這個行業推到了風口浪尖,這是最好的時候,是機器視覺行業的大機會!跟股票一樣,這才起了一倍、兩倍,后面還有十倍、二十倍漲幅,機器視覺絕對是一只牛股,伙伴們拿住了!
記者:機器視覺行業的前輩們都知道,當初您放棄大學老師的身份回國創業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氣的,請問您的勇氣怎么來的?又是在一個什么樣的背景下成立了“視覺龍”?
丁博士:實活實說,當時回國“下?!逼鋵崪蕚洳蛔?,只有一腔熱血和盲目的自信,如果讓我再選擇一次,我會再晚個七八年,等行業再成熟一點,準備再充分一點再啟動創業。對行業的年輕人來說,創業需要充分的準備、豐富的經驗和經歷、互補的伙伴;另外時間點要踩對,不然不要輕言創業。我當初只是覺得中國社會在轉型,經濟大發展,要盡快,不能等?,F在回頭看看,對于宏觀的趨勢判斷,沒有錯,對于機器視覺的興起也判斷正確。我回來后向深圳市政府申報的創業計劃是“機器視覺底層核心技術研發及智能相機的產品化”,這些年來一直堅持著這個方向,盡管一路走來很艱辛,但我沒有放棄,一直在努力。
記者:我們知道,像“視覺龍”這樣一批老視覺企業走到今天實屬不易,當然,所有的企業在發展中也都會經歷各種跌宕起伏,請您談談您和企業在低谷期是如何做的?丁博士:創業是一場苦旅!它對創業者來說是一次全方位的考驗,考驗你的意志、身體、性格等方方面面。我當初創業確實也沒給自己留后路,可能太過樂觀了吧!為達目的,背水一戰,只有扛過低谷,才能迎來事業的高峰。
首先要有堅定的信念,堅信方向的選擇,堅信自己的能力,不斷學習,相信努力總有回報,堅信誠信的力量;再者要善于依靠伙伴、同事,多一些關心,少一些冷冰冰的規則和信條。要相信適應環境才能改造環境,江山難改,性格可變;最后,想要分享的是,要學會整合資源,締結合作。視覺龍就是通過引進資源和人才,借助資源的力量,在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走出低谷,向前發展,可以看到現在公司在一步一步向好的方向發展,相信視覺龍發展的會越來越好。
記者:目前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提升到了國家戰略,請談談視覺龍公司目前的主打產品是什么?也請您介紹一下您公司目前幾款智能相機的應用情況?
丁博士:近幾年公司主營業務更加突出,核心產品銷售額大幅提升。一方面,引入了投資和人才:千萬級別的 Pre-A 輪投資,引入的公司股東均為高端人才,具有Apple、華為、日企高管背景。關于我們的核心技術和產品,主要有兩大技術平臺,兩個產品品類和一個大數據方案庫,即“2-2-1”架構。兩大技術平臺包含研發 PC-based 視覺技術和嵌入式視覺技術;兩大產品品類包含通用型的智能相機 (Intelligent Camera), 和 專 用 型 視 覺 電 器 (Application Specific Machine Vision Systems);另外的“1”指的是一個大數據方案庫,通過大數據方案庫匯集數量龐大的機器視覺方案,能在第一時間為客戶提供所需的視覺解決方案,縮短項目咨詢評估時間,提高客戶服務效率。我們團隊即掌握了傳統的視覺技術,也有最前沿的3D視覺技術、深度學習視覺技術和嵌入式視覺技術。這些技術相融合可以應用在3C行業的各類缺陷檢測與對位貼合,機器人行業的2D/3D視覺引導,激光行業的視覺軌跡引導與焊接后的質量檢測,顯示行業的屏幕點燈檢測/Mura分析與FPC對位,鋰電行業的檢測、定位和測量等場景。視覺龍的產品從功能與性能上正在接近國際先進的外資進口產品,具有高性價比的優勢,雖然還有一段路要走,但我們希望實現第一個階段的跨越,即進口替代。我們具有本土優勢、文化優勢和技術服務、可定制化的優勢,如果獲得發展必須的條件,我們相信,不久的將來能實現第二個階段的跨越,即超越進口品牌。記者:行業很多人都在說您做企業有些與眾不同,主要表達了您身上的書生氣,尤其是熟悉您的人都喜歡稱呼您“丁博士”,很少聽到“丁總”這樣的稱呼,您怎么看?
丁博士:應該是有那種“書呆子氣”的,蠻多人都說過?;蛘哒f是“技術型”的,在談話時可能關注的點比較偏技術方案,對人際關系方面關注的少一些。想想我的溝通方式也是一方面吧,比如講話喜歡較真,不過,這些年我也在改變,變得生動有趣。說到這種書生氣在與客戶接觸的過程中是加分還是減分這個問題,毫無疑問肯定是減分的,所以要改。儒家講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實修身都很難。我在家里孩子們小時候可以直接叫我名字,行業里大家叫丁博比較多些,可能已經不是指學術稱謂,像是個人品牌多一些,大家覺得叫丁總會生疏一些。
記者:您現在可以說是多重身份,行業前輩、企業家、聯盟第一屆主席、副主席等,請您談談我們應該如何倡導行業健康發展?如何引導大家做好知識產權的保護等工作?
丁博士:謝謝您第一次用“企業家”稱呼我,愧不敢當!其他幾個身份倒是貨真價實。行業健康發展,需要發揮行業協會組織的作用。作為機器視覺產業聯盟(CMVU)的發起者和堅定的支持者之一,我一直在倡導行業同仁齊心協力,共同維護這個代表我們行業的組織,也希望CMVU發揮行業組織的領導力,做好公益,引領好行業的發展!CMVU從成立到現在快十個年頭,在會員招募、展會服務、國際合作、標準制定等方面的成績有目共睹,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多建言獻策,鼓勵鞭策,讓她茁壯成長,真正為中國乃至世界機器視覺的發展做出中國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