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悄然離去,2019年如約而至。2018年,東莞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平穩,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經濟整體呈現出質量進一步提升、創新動力明顯增強、外貿保持持續回升態勢等特點。
為解讀東莞經濟去年發展中的亮點,本報記者深入經濟一線,對單個樣本和整個行業進行觀察,并從今天起陸續推出“東莞經濟觀察”系列報道,敬請垂注。
2018年12月28日,由東莞市南詳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廣東首艘LNG油氣合一加注躉船——珠港西江能源01號竣工交付。該船的交付將極大促進廣東省沿岸LNG站的建設,對推動LNG動力船快速發展以及對廣東內河沿岸環境保護具有重大示范性及促進意義。同時,也證明東莞的造船業水平達到新的高度。
近年來,東莞陸續出臺《東莞市關于強化產業政策支持推動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的工作方案》《東莞市重點新興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5年)》等政策文件,大力推動包括造船業在內的裝備制造業發展。其中,東莞高端裝備制造業(機器人和智能裝備)在2017年GDP占比中高達7.8%,駛入了快車道。
LNG加注躉船填補省內空白
珠港西江能源01號由云浮珠港新能源有限公司委托東莞市南詳造船有限公司建造,單艘售價超3000萬元。該躉船總長78米,可以同時儲存200立方米液化天然氣和500噸柴油。其中,天然氣存儲量相當于20艘運載量各為3000噸的LNG動力船的需求量。
東莞市南詳造船有限公司廠長李汝洪介紹,珠港西江能源01號最大的看點是安全保障。液化天然氣和柴油均屬于易燃易爆物品,單個存放都很危險,更何況將這兩種燃料放在一起。安全保障是限制LNG油氣合一加注躉船建造和使用的最大障礙。李汝洪透露,為解決安全隱患,南詳造船有限公司專門給珠港西江能源01號安裝一套“無處不在”的監控系統,可以做到自動監控、自動應對,監控船上的每一個角落。
近年來,為了保護內河航運沿線的生態環境,相關部委一直推動內河航運的船舶動力從柴油改為LNG和柴油雙燃料(俗稱“油改氣”),因為加注躉船和內河沿岸加氣站等問題的制約,推行比較緩慢。廣東省船舶工業協會秘書長陳建榕表示,珠港西江能源01號是首艘廣東產的LNG油氣合一加注躉船,將大大加快廣東船舶“油改氣”進程。
“廣東省的造船業主要集中在廣州,東莞的造船業水平不是最高,但是很有特色?!标惤ㄩ耪f。據了解,東莞有造船企業12家,除了麻涌的廣東中遠船務工程有限公司為國有企業,其余基本是私營企業,部分企業以造海事公務船等特種船舶為主。
李汝洪告訴記者,東莞市南詳造船有限公司只有數百人,每年竣工交付的船只達30艘,總噸位約50萬噸。南詳造船公司生產的輪船有萬噸巨輪,但更多是海事公務船、執法船、油氣運輸船、采砂船等特種船舶?!敖ㄔ焯胤N船舶的利潤是一般船舶的兩倍左右,這幾年特種船舶的需求旺盛,南詳造船公司的訂單已經排到2019年5月?!崩钊旰檎f。
眾多莞產裝備技術居行業前列
珠港西江能源01號是莞產裝備制造業技術水平位居行業前列的一個縮影。
位于橫瀝的中泰模具公司,生產車間里安裝了3條用于生產寶馬、奧迪等世界知名汽車品牌的零部件熱成型生產線。中泰模具公司總經理劉曉龍介紹,熱成型生產線由中泰模具和華中科技大學合作研發,生產出的汽車零部件可以降低重量,達到減能減排的效果;技術上,熱成型生產線填補了國內同類產品的空白。
凱格精密機械有限公司位于東城科技園,在該公司6樓有一間近600平方米的組裝車間,車間里擺滿主打產品——錫膏印刷機。該產品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超40%,遠銷7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市場份額第一。董事長邱國良自豪地表示,“全球有線路板組裝的地方,就有凱格精密的設備”。
凱格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產品的暢銷主要依賴技術創新。凱格精密目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103件,其中發明專利38件,實用新型專利57件。自主研發的全自動視覺錫膏印刷機擁有8項發明專利及2項實用新型專利,全自動錫膏印刷及技術達到世界先進、國內領先的技術水平,2010年獲得科技部頒發的“國家重點新產品”的稱號。
在市場需求和自身技術水平提升的基礎上,越來越多東莞制造業開始切入裝備制造領域。
廣東勁勝智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廣東外商直接投資百強企業”之一。作為手機塑膠結構件行業的“隱形冠軍”,勁勝智能2009年到2014年塑膠結構件出貨量占全球1/10。該公司董事會秘書周洪敏介紹,勁勝智能陸續在自動化、軟件、智能制造系統集成服務等方面進行布局,逐步向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服務商轉型。
東莞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東莞市經信局提供的資料顯示,去年東莞出臺《東莞市關于強化產業政策支持推動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的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對經認定為東莞首臺(套)的重點技術裝備產品,按其當年三個批次100臺(套)以內的銷售金額的10%至20%進行獎勵,年度最高獎勵1000萬元。此外,東莞加快機器人及智能制造骨干企業培育,指導和推薦東莞企業申報省機器人骨干企業和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骨干企業(智能制造領域)。
高端裝備制造已成東莞發力重點
東莞是國際制造業名城,擁有數以萬計的制造企業,對于高端裝備有著龐大需求??梢哉f,裝備制造業尤其是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對于東莞未來制造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以中泰模具和華中科技大學合作研發的熱成型生產線為例,劉曉龍介紹,熱成型生產線生產的汽車零部件產品供不應求,一條生產線年產值可達1億元,中泰模3條生產線的產值可達約3億元。
正是看到裝備產業對制造業的推動作用,去年7月,東莞市發改局發布《東莞市重點新興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將高端裝備制造業列為未來東莞重點發力的五大新興產業領域。《規劃》提出,東莞將以工業機器人、高端智能制造裝備為重點突破方向,加快培育發展服務機器人,積極布局高端激光裝備制造,緊抓全球產業變革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發展機遇,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推進示范應用和產業化,打造東莞“智能制造”品牌,將東莞建設成為服務灣區、影響國際的機器人和智能裝備產業基地。《規劃》還重點提及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建設工程,建設智能制造關鍵共性技術平臺、高端機器人研發平臺以及搭建智能化工廠改造體系。
對于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東莞市經信局提出今年將支持裝備制造企業發展,完善產業配套,形成智能終端上下游產業在東莞的集聚。
■數讀
7.8%
2017年,東莞高端裝備制造業(機器人和智能裝備)在GDP占比高達7.8%。
3543.99萬元
東莞在2017年對廣東拓斯達、凱格精密等企業14個智能裝備產品認定為2016年度東莞市首臺(套)重點技術裝備,共下達資助資金3543.99萬元。
2555.07萬元
2018年,再次對廣東思沃精密機械有限公司“IC載板非接觸式貼膜機”等16個產品下達資助資金2555.07萬元。
6家
截至去年11月,東莞累計擁有省級機器人骨干企業6家、省級機器人骨干培育企業認定3家。
4家
截至去年11月,擁有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骨干企業(智能制造領域)4家、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骨干培育企業(智能制造領域)12家。
撰文:南方日報記者 戴雙城 實習生 利善音
策劃:靳延明
統籌:戴雙城